索引号 | 001008003015010/2025-00008 |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5-02-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州市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
|
||||
2024年,温州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助力我市荣获法治浙江建设考评第二名。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举旗定向,布好法治统筹战略局。充分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法治建设职能作用,做强做实“统筹”的功能。一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扎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5748场,发放宣传资料52.09万份,惠及288.1万人次;开展领导干部旁听庭审100场、1272人次。二是完善法治建设工作体系。高标准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法治温州建设工作要点》等七项文件,交办落实重点任务17项。全力抓好省对市法治考核工作,健全分析研判机制、重点指标监测机制,不断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聚焦法治领域改革项目培育。紧盯全市法治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法治环境小组牵头职责,定期召开例会研究部署工作,梳理形成2张清单,确定重点工作22项、攻坚项目29项。 (二)系统推进,构建法治政府新格局。一是精准建章立制,突出制度保障。第一时间出台法治保障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10大举措、“强城行动”18条,高质量完成《温州市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条例(草案)》等4部地方性法规草案立法审查。二是系统开展督察,补齐关键短板。牵头出台《法治建设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办法》,率全省之先组建由6位市领导挂帅的“高规格”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组,全覆盖督察12个县(市、区)并下沉蹲点重点街镇;创新推出风险预审、诉前引流、领导包案等六大刚性手段。三是严把审查关口,全力规避风险。坚持事项“应纳尽纳、应审尽审、快审优审”,创新“五位一体”统筹协调机制,建立“重大事项面商会审”机制,开展全市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全面赋能法审“提速增效”。市本级审查事项337件、提出审查意见608条。 (三)精准施策,夯实法律服务基础桩。一是激活源点强引领。用心用情实施法援“暖心提质”,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469件。复议“双基提升”“以案清源”成效明显,复议诉讼比突破2.5、创历史新高。二是拓宽载体解纠纷。成立瓯越调解中心,创新“瓯越调解上列车”模式。全省首创新业态外卖调委会,工作经验获央视专题拍摄。三是聚合资源促转型。首创社区矫正“走归”系列品牌和公益基金,“15分钟公法圈”实现基层单元全覆盖。建成域外法查明、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等温州分中心,涉外法治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四是为企解困树典型。牵头制定全省重点产业发展法治风险防范“一件事”改革试点方案,全省首创行政执法监督“三码合一”机制,“三书同达”机制获全省推广。 (四)协同攻坚,推进法治改革集成战。一是争试点抢先机。积极向上争取到瓯越法务区、集体土地征迁规范集成高效改革等省级重大试点。二是敢突破勇创设。全省首创“数据安全风险防控认证制度”,成立全国首家数据资源仲裁院、公证服务中心,项目获中政委领导调研肯定。三是强攻坚造样板。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站式”法治服务专区市县全覆盖,乐清专区获评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增值服务”等4个项目入选省涉外法治“揭榜挂帅”项目。“靠前服务 主动作为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案例入选全省第一批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实践范例。 二、存在的不足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执法监督刚性不足、行政复议案多人少,基层调解组织作用还待进一步发挥等问题。 三、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局党委书记、局长薛光伟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带头抓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坚持每月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牵头筹备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市委依法治市办(扩大)会议等,研究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开展市委法治督察等重点工作,推动涉外法治工作建设等,有力推动法治温州建设整体迈上新台阶。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温州市司法局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加快法治中国示范区先行市创建,以“1530”为工作主线,坚定以“法护创新、法助共富”助力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为总方向,在加强法治统筹、打造温暖营商、推动改革赋能、提升执法质效、推进基层治理等五大跑道“同步发力”,赋能30项创新创优项目,找准更多切口、创出更多项目、干出更多成效,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温州。 (一)融入中心抓法治。一是强化法治督察。谋划建立法治办主任履职清单与述职制度,实施"失信治理"等八大专项行动,出台《法治督察工作实施办法》。二是出台法治实事新举措。开展法治民生“双十”行动,试点“家庭律师”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三是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打造长三角法治共同体,探索建立浙南一体化“公法联盟”和浙南闽北法治协同“走廊”。 (二)法治护航营商环境。一是加强产业链法律服务。组建“公证+仲裁+调解”专业团队,开展重点产业链服务试点。二是强化企业法治赋能。推行民营企业“首席法务经理”制度,服务新质生产力企业。三是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升级。建设全球温商华侨法务中心。四是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发布一批风控法务指引,指导风控法务中心建设,迭代升级企业风控防范数字化平台。 (三)深化改革创亮点。一是激活既有项目。加快瓯越法务区等项目落地见效,打造可复制经验。二是培育新兴试点。做好“海外法务中心建设、类个人破产”等项目孵化,争取国家级试点。三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快制定涉外公证服务、行政复议场所建设、“15分钟公法圈”等省级、市级标准。 (四)执法监督提质效。一是强化监督机制。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督体系,完善行政争议裁决和典型案例汇编。二是优化涉企检查。实施检查计划精简、风险分级管理和“预告知+风控法务指导”机制。三是创新执法模式。升级“三码合一”“三书同达”等数字化监管工具,编制简明执法指南。 (五)基层治理强根基。一是加强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推进商事调解专业化改革。二是深化“走归”帮扶品牌,推动安置帮教网格化管理。三是加强司法所建设。建立工作晾晒制度,加强乡镇合法性审查,探索“村策乡审”制度。 温州市司法局 2025年2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