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司法动态 > 基层动态
龙湾区践行枫桥经验拓展“永嘉场·好商量”品牌调解路径

今年以来,龙湾区以纪念“枫桥经验”60周年为契机,不断深化“永嘉场·好商量”调解品牌建设,践行矛盾不上交目标。今年截至12月20日,共调处8212件纠纷,其中疑难纠纷1027件、非正常死亡109件,调解总金额近4.1亿元。专职调解员叶时钦、周圣德、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荣誉,“老娘舅”普调互融项目获志愿服务大赛省级优胜奖、市级金奖,海滨街道获评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街道,并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在全省调解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

一是健全多元调解体系。出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案并编制单位责任清单,形成跨部门联调联动之势;设立全市首家“商协共治”调解中心,引导商会协会参与到商事矛盾纠纷调解实践中。建立健全“三级”矛调运行机制,实现辖区街道社会治理分中心及基础村社矛调工作站全覆盖,建设集成“网格排查、公安调处、司法调解、普法宣传”功能的调解阵地网络,打造“就近调、随时调”调解直通圈。

二是引育过硬调解队伍。广泛吸收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员、律师、社区民警、禁毒社工、村社干部、网格员及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多元主体,组建了一支涵盖58名专职、586名兼职的调解团队,以“法治培训+巡回讲座”“老带新”传帮带等多形式提升团队法治素养与调解实战能力。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培训653人次。同时,专门推行“点单调”服务,方便群众“锁定”调解员,提升化解成功率。

三是打造纠纷排查处置闭环。发挥网格一线排查吹哨作用,打造“调解最小单元”,就地排查掌握、分流反馈、流转邻里纠纷线索。畅通“凉亭议事”民意促调渠道,组织调解员协同街道、村社干部进凉亭、听民声、解民忧。搭建媒体力量介入助调桥梁,设立《闲事婆和事佬》媒体调解平台并成立驻街道工作站,拍摄并媒体展示优秀调解员事迹2期,化解疑难纠纷5件。探索“普调互融”止争模式应用,以身边人、身边事开展以案释法,如海滨“老娘舅”普调互融团队线上发布“抖音”普法调解类宣教视频60余部,线下开展法治宣传100余场次,惠及37万余人次。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