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司法动态 > 基层动态
平阳县司法局“三化”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

平阳县司法局聚焦重点、细化举措,实现法律援助工作流程制度化、宣传多元化、建设品牌化,为群众提供有速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服务,切实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流程制度化,规范服务保速度。坚持以规范化为模板,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提档升级。一是规范热线解答。规范法律服务热线业务操作,建立解答服务团队,提升接通率;对平台值班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明确接待礼仪、引导方式和平台操作规程,并依据解答咨询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态度等进行优胜劣汰,确保法律问题得到专业解答和帮助。今年已累计解答各类法律问题1870件。二是规范便民流程。推行法律援助全域通办,构建“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建立“就近能办、异地可办”的法律援助审批新模式,实现法律援助“从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转变。推进法律援助证明事项承诺制,利用法律援助信息共享平台,在线核查申请人经济困难状况,快速完成法律援助申请人信息认证。今年已通过基层站所申请法律援助13件,提交经济困难状况承诺书49件。三是规范窗口服务。向群众亮出法律援助“一次性告知”工作内容,做到法律咨询一次性解答清楚,援助申请一次性告知需办事项。优化窗口便民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表达能力欠缺等特殊对象,实行现场、线上多途径办理服务,等不同途径实现法律援助服务。推行法律援助申请“承诺制”“容缺受理”“网上办”“掌上办”,打破时间限制,实现7X24小时无间隔服务。今年通过线上受理案件323件。

二、宣传多元化,融合服务拓广度。积极巩固拓展宣传阵地,着力打造“全媒体”宣传态势,实行网络宣传和实体宣传融合服务,传播法律援助“正能量”。一是贯穿主线。以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为主线,针对农民工法治需求和关注问题,聚焦务工纠纷易发行业和领域,在昆阳镇后垟社区等地开展宣传活动。借助“平阳普法”微信公众号、“12348”热线等,发布、解答相关法律知识,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打造冬日暖阳无欠薪。今年已开展相关宣传活动15场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各类宣传材料215份。二是紧扣支线。结合乡镇生活、生产特色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如在水头镇、海西镇、萧江镇等地开展普法进小区法律服务活动,现场为群众提供法律法规讲解,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今年已累计在各乡镇开展宣传活动13场次。三是聚焦干线。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主题,开展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如在水头镇实验小学开展“与你‘童’行 法治护航”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律师作“校园反欺凌”法律知识讲座;开展法律知识趣味游戏活动,游戏中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内容;向师生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宣传折纸等,并为师生送上法治礼品。今年已发放法治礼品1500余份。

三、建设品牌化,温情服务提准度。以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对象,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惠民生品牌建设活动。今年已累计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33件。一是畅通“绿色通道”。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畅通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实行法律援助审批“容缺办理”机制,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实行“边受理、边补齐材料”,让农民工群体“少跑路”。今年已受理涉及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01件,其中一件为涉及142人的群体案件;办理中国法律服务网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转办咨询案件4件。二是用好“实体阵地”。充分发挥妇联工作站这一实体阵地的作用,以妇女、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将妇女维权案件繁简分流,多方位保障妇女、儿童获得及时、高效的法律援助;每周三安排专职法律人员为妇女群体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代写法律文书等服务,引导妇女群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今年已受理涉及妇女法律援助案件62件。三是实行“一免三快”。紧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以未成年人实际法律需求为中心,完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快速受理机制,对涉及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案件实行“一免三快”制度,即免于法律援助经济状况审查,提供快速受理、快速审批、快速指派的“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今年已受理涉及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82件。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