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司法局以“精”为要办好群众和企业有感的“关键小事” | ||||
|
||||
近年来,瑞安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拿出实实在在的“三服务”清单,用心办好群众和企业有感的每一件“关键小事”,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一、精确定位,以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结合“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活动,成立“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团”,今年以来共开展企业法治体检365家,开展法制宣传83场,企业清患行动、帮扶企业经营发展304次;由浙江品和律师事务所在市工商联合会设立商会法律服务中心,通过开展法律培训讲座、提供法律咨询、起草审查合同和法律文书等方式提供多种法律服务,维护商会合法权益,目前已实现工商联(商会)和行业商会法律顾问覆盖率100%;助力“诉源治理”工作,及时清理僵尸企业。该市现有7家破产管理人资格律师事务所,且都已组建破产管理人团队,成功救活了浙江三工汽车、吴泰集团、瑞大集团等规上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破产管理案件40余件,涉案金额达8亿元。 二、精准施策,以问题为导向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律师调解试点工作。成立知识产权调解律师工作组,借助ODR平台,实现法院指派调解案件至司法局,由司法局派件给具体律师调解员,律师通过线上登录ODR进行接收结案这一全流程运转模式。即时推出律师调解相应文书及归档要求试行版本,进一步规范律师调解案卷。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结律师调解案件213件,其中调解成功34件;以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深入开展律师违规设点和虚假广告宣传排查,加大打击力度,通过公交视频、楼宇视频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寻求正规法律服务;深化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响应“无证明”城市创建活动,鼓励承诺制,精简材料,优化流程,提高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效率,网办率和掌办率达100%,即办率达90%以上,法律援助审查、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基层法律服务所年度检查等事项全部实现全网通办。 三、精减流程,以效果为导向为基层提供优质服务。在23个乡镇(街道)推行公共法律服务网点律师坐班制度,在云周街道探索设立农村法律顾问联系点,提供家门口零距离法律服务;深化公证行业便民服务改革,公证事项“跑一次”全覆盖。将学历公证等3项高频公证事项纳入“跨省通办”事项库,将18项公证事项纳入瑞安市第一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海外版事项库;积极促成律师服务窗口进驻矛调中心、妇联、劳动仲裁院、看守所等单位,鼓励律师开通法律顾问微信服务群,12个律师事务所开通微信公众号,围绕金融诈骗、抵押贷款等当前热点问题发布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线上线下全渠道提供质优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