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敲诈勒索案以案释法 | ||||
|
||||
案情简介:2020年,苍南县公安局依法打击了一起村民向企业讨要赞助费的案件。经查,自2018年以来,灵溪镇某村一帮村民在中秋节前及农历年底以村老人协会讨要赞助费的名义,连续、多次聚众造势,采用“不给钱就举报消防”、“不给钱让厂办不下去”等言语威胁,或以多次上门、坐办公室不走滋扰等手段,向该村内数十家企业索取人民币3万多元,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尤其是疫情稳定后,对企业复工复产形成一定阻碍。目前,这帮村民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法律分析:什么是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怎么量刑,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简单来讲,就是想把别人的钱变为自己的钱,那么带有不法的目的,在客观上呢,也实施了要挟、威胁的行为。那构成敲诈勒索罪会怎么判刑呢,数额怎么认定呢,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关敲诈勒索罪的这个数额,最高检、最高法出了相关的司法解释,那么第一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至5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74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同时第三条规定两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74条规定的多次敲诈勒索,本案村民敲诈勒索的行为次数和获利金额,均达到了法律惩戒的标准上限,因此是无法逃避法律制裁的。 典型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以种种借口进行敲诈,影响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也影响了当地形象,公安机关对此行为也必将严厉打击。望大家切记,勿起贪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