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司法动态 > 基层动态
龙湾区司法局优化法务资源配置 让群众尽享法治红利

龙湾区司法局紧扣“让群众打得起‘官司’”爱民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优化辖区法务资源配置,引导律师、调解员等社会力量投入到法律服务工作中来,当好群众身边的“解铃人”,将法治思维送入“寻常百姓家”。“普法调解联盟”等法治实践得到《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

一是贴身释法,花式解读“法言法语”

在全市率先实现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窗口从“每月两个半天”律师值班升级为律师“工作日全天候”坐班,打破法律专业壁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答疑解惑。深度开发“党建+公益”模式,组织律师参与慰问困难户、残疾人托养中心等各类公益服务100余次,确保弱势群体法律服务“不掉队”。组建律师公益普法队伍深入村居、校园开展普法活动400余场,解答群众涉法咨询6100余人次。依托微信公众号,编发“以案释法”口袋书3期。

二是投身促调,前沿疏导“止戈止争”

创新探索“征拆一线调解法”“先锋助调”“普法调解联盟”等新型调解方式方法,优化当事人调解体验,如针对辖区房屋拆迁过程中出现的产权纠纷、宅基地补偿等方面纠纷频发现象,通过在司法所设置巡回调解工作站、组织精锐调解员入驻拆迁现场化解纠纷等形式一线同步化解纠纷;如优化发展永兴街道创新设立“党员老娘舅”队伍,发挥党员“先锋助调”的身份特点和地缘优势,将部分村级化解不了的矛盾纠纷重新引流至村内化解;如在海滨街道联合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力量创立“普法调解联盟”,组织志愿队队员为群众高质量输送公益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复合型服务。

三是挺身援助,倾力维权“尽心尽责”

优化“诉调衔接”,活用“窗口律师析案情、调解人员解干戈、司法确认快执行”闭环工作法,助当事人合法权益加速“兑现”;对涉及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法律援助做到“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提高服务效能,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性法律援助案件“零等待、迅速办”。9月份,受理全域通办、困难承诺、容缺受理类案件34件,在线受理法律援助申请17件。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