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司法局扎实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 | ||||
|
||||
洞头区司法局聚力加强宗教场所法治宣传教育,将普法触角向宗教场所延伸,不断提高宗教领域法治意识,推动宗教事务在法治化轨道上良性运行。 一、夯实制度建设“强底气”。结合宗教场所日常管理,指导宗教场所建立学习制度,把学法内容列入学习计划,以举办政策法规培训班、专题讲座、座谈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学习,促进管理水平制度化、法治化。依托“和谐寺观教堂”等创建活动,指导宗教场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融入到规章制度中,发挥教规、制度对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行为引导、规则约束、权益维护的作用。指导宗教场所建立 “一面爱国旗帜、一个创建主题、一场教育讲座、一个宣传专栏、一套管理制度”等“五个一”工作标准,规范推进法律法规进宗教场所工作。 二、注重宣讲授课“接地气”。抓住宗教场所“十百千万”普法工程重要载体,面向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信教群众,组织开展以宪法为主线,以宗教事务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法及土地、规划、建设等法律法规为支撑的“1+X”普法专题讲座。抓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国旗国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和法律法规、平安创建、党报党刊等“五进宗教场所”活动,树立信教群众国家意识、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抓住宗教教职人员重要群体,培养担任兼职法治宣传员,将法治精神融入讲经布道中,用本地方言宣讲宪法精神、宗教政策法规,确保信教群众听得进、能领会。截至目前,已开展“1+X”普法专题讲座100余场。 三、拓宽普法载体“聚人气”。加强宗教场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黄岙基督教堂、永福寺2处省级法治教育示范基地,结合场所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墙、法治走廊、法律图书柜等,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宗教政策等内容。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利用“洞头普法”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微平台,通过以案释法、有奖竞答、专题学习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持续开展“送书入宗教场所”活动,共印发宗教法规通俗读本1000余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