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司法局打造“四色”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建设显成效 | ||||
|
||||
近年来,瑞安市司法局推进“四色”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建设,划分不同基地建设教育的侧重点,促使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修复社会关系,提高矫正教育效果。目前,该局已初步建立26个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 一是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弘扬传统文化。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学习教育,借助由16家部门单位联合创办的崇德书院,对部分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封闭式道德培训,并为参训人员提供免费食宿及服务。注入孝道、仁爱、廉耻、诚信等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激发社区服刑人员的正能量,促使其主动转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积极配合监管。今年以来,已组织20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参加传统道德文化培训。 二是开辟“橙色”劳动基地,助力公益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礼堂、公园、敬老院、体育馆、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与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联办文化长廊、法治天地等,开辟劳动基地,并保持常态化、制度化运转。除对劳动基地的卫生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外,还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和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群众生活的案例、法治格言、文字标语、漫画等宣传载体。将学习教育内容融入公益活动,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增强社区服刑人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截至7月底,已开展各类社区服务7916人次,组织各类集中教育7831人次。 三是创建“黄色”警示基地,传播法治理念。与市看守所签订帮教协议,借助看守所在罪犯教育改造方面的资源和经验,建立长效协调机制。建立社区服刑人员警示教育基地,每季度安排新入矫及存在违规违纪情况的社区服刑人员到基地开展警示教育。主要通过民警上警示教育课、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实地参观监管场所等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现场教育,使其珍惜监外服刑机会,主动配合矫正监管,避免重新犯罪。 四是改造“绿色”帮扶基地,提供综合服务。加快教育帮扶基地建设,将多元化综合服务的教育基地扩展至6个,整合教育、学习、劳动、服务于一体。该市2009年始建的阳光之家综合基地,成为首个特色农业安置帮教基地,经过三期改造,该安置帮教基地目前设有办公室、谈心室、农具储藏间、多功能厅等,专门为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学习、教育、就业、培训、习艺、水果栽培技术指导等“多元化”过渡性安置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