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司法局多措并举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 ||||
|
||||
瑞安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采取多项针对性举措,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是普法教育促守法,点亮法治“启明灯”。深化统筹指导,将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未成年权益保护法治宣传列入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普法责任进一步落实。加强联动宣传,联合市关工委、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妇联出台《关于建立“女童保护”公益团队协同合作机制的意见》;联合团市委、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以“两法宣讲”进校园为主题的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到18所学校为3800余名师生上法治课;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在集云学校创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法治征文比赛,收到参赛作文312篇,评选出优秀文章100篇,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精品文章各5篇,通过学校作业平台、学生及家长微信群向全市中小学生推送传阅,营造学法氛围。 二是法律援助助维权,撑起权益“保护伞”。成立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在法律援助中心设置青少年维权岗,提供法律咨询接待和“12348”热线服务。明确专人审查制度,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案件由专人审查,及时指派合适的律师。与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建立协作机制,全程参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过程。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结合个案不同特点指派各有特长的办案人员,为该市所有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提供免费优质刑事辩护服务;在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对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及时发现、主动援助。优化法律援助程序,对材料齐全的未成年法律援助申请程序进行简化,对材料不齐全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申请推行“容缺受理”机制。畅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坚持优先接待、受理、援助,对符合援助条件且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受援人,实行电话预约或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已办理法律援助未成年人案件55件。 三是社区矫正显关爱,修正成长“新路径”。由瑞安市华夏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心理辅导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专项教育矫治,不定期召开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座谈会,针对个别及时做好“一对一”辅导。今年以来,已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个案辅导38人次,出具风险评估报告9人次。司法所工作人员定期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走访、谈心、考察,并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配合,鼓励引导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努力学习上进、认真规划人生。今年以来,已走访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及监护人62人次。组织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礼让斑马线劝导志愿服务”“敬老院志愿服务”等专项公益劳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帮助融入社会。今年以来,已组织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各类社区服务47人次。 |
||||